煙臺市地處山東半島中部,位于東經(jīng)119°34′~121°57′,北緯36°16′~38°23′。東連威海,西接濰坊,西南與青島毗鄰,北瀕渤海、黃海,與遼東半島對峙,并與大連隔海相望,共同形成拱衛首都北京的海上門(mén)戶(hù)。最大橫距214公里,最大縱距130公里,全市土地面積13745.95平方公里,其中市區面積 2643.60 平方公里,全市海岸線(xiàn)曲長(cháng)702.5公里,海島曲長(cháng) 206.62 公里。
煙臺市轄芝罘、福山、牟平、萊山4個(gè)區及長(cháng)島縣,代管龍口、萊陽(yáng)、萊州、蓬萊、招遠、棲霞、海陽(yáng)7個(gè)縣級市。全市設鎮94個(gè),街道辦事處48個(gè),鄉6個(gè),居委會(huì )467個(gè),村委會(huì )6315個(gè),自然村6880個(gè)。
煙臺名稱(chēng),源于煙臺山。煙臺,古為東夷族地。夏朝,東夷族建過(guò)國(治所在今萊州市過(guò)西)。商、西周、春秋時(shí)為萊國地。戰國屬齊。秦代屬齊郡。漢代為東萊郡。晉為東萊國。南北朝為東萊、長(cháng)廣郡。隋為萊州。唐置登州、萊州。宋、元因之。明、清為登州府、萊州府。1858年6月,清政府與英、法等國簽訂《天津條約》,辟登州等10處為通商口岸。1861年5月,清政府批準改定煙臺為通商口岸,8月22日直隸候補知府王啟曾主持煙臺正式對外開(kāi)辦儀式,同時(shí)宣布籌建東海關(guān)。此后,英、法、美等17個(gè)國家陸續在煙臺設領(lǐng)事館。1862年2月14日,登萊青兵備道由萊州移駐煙臺,道臺崇芳兼任東海關(guān)監督。1904年改稱(chēng)登萊青膠道,轄登州府、萊州府、青州府和膠州。
翻譯公司 (責任編輯:世博翻譯公司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