臨汾地處山西省西南部,黃河中游。最東段在安澤縣良馬鄉西坡以東,最西段在永和縣南莊鄉咀頭附近,最南段在翼城縣大河鄉關(guān)家窯以南的中條山主峰舜王坪腳下,最北段在永和縣坡頭鄉白家崖附近。南北最大縱距170 多公里,東西最大橫距約 200 公里,全市總面積 20275 平方公里,占全省 13% 。臨汾 “ 南通秦蜀 , 北達幽并 , 東臨雷霍 , 西控河汾 ” , 整個(gè)地區大致呈不規則的梯形 , 東倚巍巍太岳與長(cháng)治晉城為鄰 , 西隔滔滔黃河與陜西相望 , 北起韓信嶺與晉中、呂梁地區毗鄰 , 南與運城接壤。因其地理位置重要 , 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。
臨汾市境內具有山地、盆地、丘陵等多種地貌類(lèi)型。山地丘陵面積約占全市總面積的 80%, 地表破碎 , 地勢起伏 , 高低懸殊。最高的太岳山霍山主峰 , 海拔 2346 . 8 米 , 最低處是鄉寧縣的師家灘,海拔 385 . 1 米。臨汾盆地縱貫全市中部 , 把整體隆起的高原分為東西兩部分山地。東部由北向南有太岳山、中條山 , 西部是呂梁山脈 , 海拔多在 1000 米以上 , 與臨汾斷陷盆地界線(xiàn)分明 , 全市主體輪廓呈 “凹” 字型分布。
臨汾市資源豐富,尤其是礦產(chǎn)資源得天獨厚,素稱(chēng)“膏腴之地”和“麥棉之鄉”,是山西省能源重化工基地之一和麥棉生產(chǎn)基地之一。
土地資源全市土地總面積 20275 平方公里,受水熱條件影響,臨汾市土壤發(fā)育較完全,形成深重粘化層,養分含量較為豐富。全市普遍分布的地帶性土壤類(lèi)型為褐土,此外還有草原草甸土、棕壤土、草甸土、沼澤土等幾種類(lèi)型。草甸土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帶,尤以臨汾至霍州的汾河兩岸比較集中,土質(zhì)發(fā)綿,比較肥沃。草原草甸土分布在地勢較高的霍山、中條山、呂梁山的個(gè)別山頂,土壤濕潤、溫度高、有機含量豐富,是開(kāi)辟天然牧場(chǎng)、發(fā)展畜牧業(yè)的重要資源。臨汾市土地資源豐富,穩產(chǎn)高產(chǎn)肥沃耕地分布集中,由于“二川三山五丘陵”,土地類(lèi)型多樣,宜林宜草面積大。但森林覆蓋率低,水土流失較為嚴重。
翻譯公司 (責任編輯:世博翻譯公司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