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昌:位于東經(jīng)101°04′35″—102°43′40″,北緯37°47′10″—39°00′30″。地處河西走廊東部,祁連山脈北麓,阿拉善臺地南緣。北、東與民勤縣相連,東南與武威市相靠,南與肅南裕固族自治區相接,西南與青海省門(mén)源回族自治縣搭界,西與民樂(lè )、山丹縣接壤,西北與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右旗毗鄰。市人民政府駐金川,距省會(huì )蘭州306公里(直線(xiàn))。 全境東西長(cháng)144.78公里,南北寬134.6公里。四至極端點(diǎn):東為朱王堡鎮董家堡村徐家北墩,西為白石崖溝(西南部),南為垴兒墩溝垴,北為陳家深井。邊界線(xiàn)總長(cháng)486公里。土地總面積9593平方公里(折合1438.95萬(wàn)畝)。金昌市轄一縣一區(永昌縣、金川區),12個(gè)鄉鎮(其中建制鎮8個(gè)),6個(gè)街道辦事處,32個(gè)社區,138個(gè)行政村,總人口467425人(含流動(dòng)人口)。 金昌歷史悠久,文化源遠流長(cháng)。早在4000多年前的原始氏族社會(huì ),已有人類(lèi)在此生息。商周時(shí)期,為西戎牧地,春秋戰國至秦,月氏族駐牧于此;漢初,屬匈奴休屠王轄地。從西漢武帝起,先后置鸞鳥(niǎo)、番和、驪酐、顯美、焉支等郡縣,歷經(jīng)興衰更替,凡千余年。元設永昌路,明置永昌衛,清改為永昌縣至今。1936年11月18日,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進(jìn)駐永昌。12月5日,建立中華蘇維埃永昌區政府,僅存23天。1949年9月19日,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永昌,9月23日,成立永昌縣人民政府,隸屬武威專(zhuān)員公署。1955年4月改為永昌縣人民委員會(huì )。1956年3月,隸屬張掖專(zhuān)員公署,1961年12月改屬武威專(zhuān)員公署領(lǐng)導。1968年5月7日成立永昌縣革命委員會(huì ),隸屬武威地區革命委員會(huì )。1980年12月恢復永昌縣人民政府,由武威地區行政公署管轄。 翻譯公司 (責任編輯:世博翻譯公司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