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山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,浙、閩、贛三省交界處,東經(jīng)118°22′37″至118°48′48″和北緯28°15′26″至28°53′27″之間。東鄰衢縣、遂昌縣,南毗福建省浦城縣,西部與江西省玉山縣、廣豐縣接壤,北連常山縣。南北長(cháng)70.75公里,東西寬41.75公里,總面積2019平方公里。江山市轄2個(gè)街道、13個(gè)鎮、6個(gè)鄉。
地勢南高北低,仙霞嶺斜貫東南,懷玉山支脈盤(pán)亙西北,最高處為南部大龍崗,海拔1500.3米,最低處北部渡船頭,海拔73米。主要河流為錢(qián)塘江水系的江山港,境內流長(cháng)105公里。
江山素有“東南鎖鑰”、“浙閩咽喉”之稱(chēng)。浙贛鐵路橫貫境內。連接浙閩皖的205國道和經(jīng)衢州直達杭州的617省道以及通往玉山、廣豐等公路干線(xiàn)均經(jīng)境內,通車(chē)里程655.05公里。
春秋戰國時(shí),江山為姑蔑一部分。春秋末國屬越國,戰國后期屬楚國。秦王政二十五年(公元前222),屬會(huì )稽郡太末縣。新王莽始建國元年(公元9),改太末縣為末治縣,東漢建武元年(公元25),恢復太末縣名。先后屬末治縣、太末縣。東漢初平三年(192),析太末縣西部置新安縣,屬會(huì )稽郡新安縣。三國時(shí)期孫吳寶鼎元年(266),劃會(huì )稽郡一部置東陽(yáng)郡,屬東陽(yáng)郡新安縣。西晉太康元年(280),改為信安縣,南朝陳天嘉三年(562),東陽(yáng)郡改為金華郡,隋朝初年,又易名婺州,607年復為東陽(yáng)郡。
翻譯公司 (責任編輯:世博翻譯公司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