岱山又叫東海蓬萊,位于舟山群島中部,島海相依,孤懸海中,為舟山第二大島,全縣406個(gè)大小島嶼猶如一串閃亮的寶石鑲在東海碧波之中,島海相依,水天相連,構成了一幅天然畫(huà)卷。海水、沙灘、礁石、海鮮、漁火是岱山旅游的特色。島內還有新石器時(shí)代的大舜廟后遺墩遺址;以及早在4000多年前,先民們就在島上留下了“漁獵煮海”的足跡,“漁鹽之利,甲于一方”,岱山貢鹽,聞名遐邇。還有五代(907-960年)年間古剎超果寺、宋(960-1279)岱山書(shū)院等名勝古跡。
岱山地處海島,古時(shí)物業(yè)凋蔽,人民定居少,加之戎邊不易,置縣歷史較短。民國 38 年( 1949 ),國民黨軍政人員 3 萬(wàn)余人從大陸潰退至岱山諸島。7月,國民黨浙江省政府迫于時(shí)勢與環(huán)境,設立翁洲縣(從定??h分析),縣政府駐高亭鎮東高顯廟,岱山始置縣。1950年 5 月 18 日,岱山解放,翁洲縣廢,復歸定??h。1953年 4 月,為鞏固海防,中共浙江省委決定建置岱山縣,縣政府駐地東沙鎮北鐵畈沙孫家。后因東沙鎮幅地狹小,港口欠佳,地域過(guò)于偏離全縣中心。1955年 12 月,經(jīng)浙江省人民政府批準,縣政府(縣人民委員會(huì ))遷址高亭鎮北大岙村。1958年 10 月,撤銷(xiāo)岱山縣建制,并入舟山縣。1962年 4 月,恢復岱山縣建制,建大衢縣(從岱山縣、嵊泗縣分析)??h政府駐高亭鎮中心墩子(現為人民路)。大衢縣政府駐島斗人民公社幸福大隊。1964年 6 月,撤銷(xiāo)大衢縣建制,轄地分別并入岱山縣、嵊泗縣,岱山縣政府仍駐高亭鎮人民路,沿續至今。
翻譯公司 (責任編輯:世博翻譯公司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