桐廬縣位于浙江省西北部,地處錢(qián)塘江中游,介于北緯29o35ˊ~30o05ˊ和東經(jīng)119o10ˊ~119o58ˊ之間;東接諸暨,南連浦江、建德,西鄰淳安,東北界富陽(yáng),西北依臨安。全境東西長(cháng)約77公里,南北寬約55公里??偯娣e1825平方公里。
以縣城桐廬鎮為中心,東20公里(徑距,下同)至牛峰嶺界富陽(yáng),南19公里至羊嶠頂界建德,西39公里至太陽(yáng)山界淳安,北13公里至陳家山界富陽(yáng);東南27公里至火燒灣頂界浦江,西南12公里至大巖山界建德,東北16公里至橫山埠界富陽(yáng),西北41公里至高塘界臨安。
全縣地勢,西北和東南向富春江沿岸降低,以丘陵山區為主,平原稀少,龍門(mén)山主峰牛背脊之觀(guān)音尖,海拔1246.5米,為境內最高峰。
桐廬縣始建于三國吳黃武四年(公元225年),曾于隋開(kāi)皇九年(589年)廢桐廬入錢(qián)塘縣,至仁壽二年(602年)復置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析桐廬西北七鄉置分水縣,同時(shí)于桐廬置嚴州。三年后廢嚴州及分水縣。如意元年(692年)復置分水,更縣名為武盛。神龍元年(705年)復名分水縣。寶應元年(762年)析分水西部地置昭德縣,大歷六年(771年)廢昭德還屬分水。天佑三年(906年)劃分水東北五鄉入臨安。1949年4至5月桐、分兩縣解放,1958年11月廢新登、分水兩縣入桐廬。1960年5月又廢富陽(yáng)入桐廬,并隸屬于杭州市。1961年10月復置富陽(yáng)縣,今桐廬縣政區,基本上為原桐廬、分水兩縣轄地。
翻譯公司 (責任編輯:世博翻譯公司) |